扫码关注公众号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
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0731-85501010
  • 科研教学
  • 精神卫生
  • 精神康复
  • 心理健康
  • 健康科普
  • 立百姓信赖医疗口碑 造精神康复特色名片
      次浏览  时间:2018-01-18  编辑:  来源:本站

    立百姓信赖医疗口碑 造精神康复特色名片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申报“中国百家百姓信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材料 

    前言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坐落在长沙市雨花区香樟路62号,院区绿树成荫,病房宽敞明亮。这里曾经只有几栋低矮破旧的病房,设施简陋。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探索求新,长沙市精神病医院成功完成了从生存到发展的跨越,写就了医院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用责任与关爱为精障患者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转型——错位竞争铺就发展之基

    我院始建于1952年,作为长沙市唯一的市本级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承担着长沙市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教学、科研、社会精神病人药物与住院救助和流浪精神病人的收容收养工作。

    曾经医院既无名医品牌优势,也无优越的地理环境,更缺人才资源,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在以唐江萍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下,启动了关键性的“错位竞争”战略和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改革制度,医院由此翻开新的一页。首先,医院瞄准精神病人康复、心身疾病和老年护理关怀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把自身定位在“精神卫生专科”上,大专科、小综合,主要针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着眼中低收入人群。同时发挥民政资源优势,积极承担政府流浪精神病人及优抚、低保病人的救治,争取政策扶持和市场份额。其次,通过启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中层竞聘制度,激活了医院中坚力量。领导班子逐步在一院三址之间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安排人力、完善科室布局,及时提出了以创造优良医疗环境,强化服务理念作为立足点,迅速使医院走出生存问题的困境,业务创收由2002年的470万元到2013年开始突破亿元,十年期间我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首创——心翼会所开启社区康复之路

    由于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康复机构缺失,机制不健全,精神病人出院后往往被贴上标签,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再融入家庭、回归社会。如何为精神病人在医院与社会间搭起一座过渡的桥梁,如何帮助他们寻找一条更好的康复之路,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和探索。2007年,我院在中国大陆率先引入国际会所模式社区精神康复项目,成立长沙心翼会所。遵循国际会所模式和会所服务准则,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及价值观渗透其中,为康复期的精神病人提供职业训练、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辅助教育、社交就业支持。七年的实践摸索,长沙心翼会所从一个完全陌生的舶来品,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会所之路。成功帮助600多名会员重返社会,200多名会员参加了过渡就业或者实现独立就业。2011年,心翼会所参加在瑞典举行的第16届国际会所发展会议,中国的声音首次在世界会所的舞台上响起。2012年成功承办了民政部精神卫生福利工作经验交流会,“长沙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2014年,我院社工部与心翼会所合作的“康复之友”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综合康复服务项目参加深圳举行的全国第三届慈善展示会,荣获了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创意类)铜奖。目前医院以会所为杠杆,以社区为依托,搭建医院-会所-社区的精神康复支持平台,在全市六区推广会所康复模式,成立长沙会所联盟。会所模式为全国精神病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示范,填补了国内精神疾病康复领域的空白,成为全国精神康复的典范。作为长沙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案例,已录入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的《创新社会管理的生动实践--社会管理探索100例》一书。

    亮点——农疗基地开出康复之花

    创新无止尽,医院对慢性精神病人的有效康复途径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我院在地处长沙县的江背梅花社区建设了一处山水田园之家---梅花康复农场,作为精神病人农疗康复基地,在常规治疗之外让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农活,如锄草、养鱼、喂鸡、养猪、施肥、种蔬菜等,使他们在这些康复劳动中得到了心身锻炼,同时为精障病友营造了集体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也为他们走向社会再就业夯实了基础。年平均组织病人参加劳动康复近1万人次,培养了康复骨干50多名。有的学会了耕田机、割草机的操作技能,有的掌握了厨房设备的操作技能等等。护士带领病友绣十字绣,补衣服、做小手工艺品、沙发坐垫、做医疗回春操等工娱活动。对流浪精神病人实施农疗康复,丰富了精神病人康复手段,提升了康复效果,年均有280多人次回归家庭。

    厚德——为民谋福承载精障救助之托

        我院发挥民政资源优势,完善了以住院救助和药物救助相结合,无缝对接公安、社区的全市精防网络。2006起我院承担了长沙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精神病人免费药物救助工作,2011年开始对重症精神病人全部实行免费住院治疗,同年,我院被指定为长沙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定点医院。近五年来医院累计为精神病人免费发药71574人次,发放救助药品约554万元,收治和救助肇事肇祸及重症精神病人843人次,收治“三无”流浪精神病人2657人次。有效破解了精神病人因未及时治疗而影响社会稳定的难题。我市精神病人救助康复工作得到民政部李立国部长高度评价,两次亲笔批示推广长沙经验。   

    仁心——精细服务造就医患之情

    古语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醇良,不可信也。”我院医护人员用精湛医技和微笑服务生动阐释了医德内涵。秉承“帮天下儿女尽孝,给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宗旨,我院创新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创办了全国首家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的老年呵护中心,打造“爱心护理院”工程,引入社工理念,为老年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以及临终关怀患者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训练、文化娱乐、心理治疗、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服务,为高龄老人筑建生命的港湾。10余年来共收治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失智失能老人5000余名,其中有近1000名临终老人得到了亲情般的医疗关爱、生活照顾和临终呵护,今年老年科六病室顺利通过我市“青年文明号”验收,成为我院服务示范窗口。

    或许我们没有金杯银杯,但是无私奉献的医生护士们有的是病患的口碑。一位离世老龄患者的家属感谢信中说:父亲入住时褥疮已腐烂近骨,经贵院医务人员数月的精心照料,褥疮几近愈合。父亲在人生最后的数月,得到了悉心的呵护、专业的治疗,减少了许多病痛的折磨。给予我们全家极大的安慰,使我家人在悲楚之时感受医院的温暖。

    硕果——谋事创业结出行业之誉

    立足长远发展眼光,我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的方针,临床、教学及科研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医院每年收治住院病人数近4000人次,实际开放床位数1800张,精神科列为长沙市重点专科,且成为了长沙市精神疾病治疗与技术指导中心和精神病诊疗与质量控制中心。我院参与的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硕士生指导老师4人,承担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市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系的实习教学任务。我院先后获得长沙市卫生局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 长沙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先进单位”、 长沙市“优秀事业单位法人”、 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星火燎原奖、长沙市平安和谐先进单位、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中国生命关怀志愿服务示范基地、湖南省示范社会福利机构、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称号众多殊荣。

    立志为精障患者撑起一片蓝天。为此理想,我院从上到下、从医院延伸到社区,通过住院治疗、农疗康复、会所模式、社区精防多种途径,精诚打造我院精神疾病治疗康复品牌,建立健全全市精神病人防治康复体系。一系列工作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高度评介与肯定。我院创办的长沙心翼会所荣获2014年希尔顿人道主义奖。康拉德•N•希尔顿基金会在给长沙心翼会所的证书中写到:2014年希尔顿人道主义奖授予活泉之家国际会所骄傲的成员之一长沙心翼会所,奖励其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模式,帮助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通过工作和社区照顾支持,恢复正常生活、发挥自己的潜能。

    我们用爱行动,用情发声,将长沙市精神病医院打造成湖南精神卫生机构里的一颗新星,建设成湖湘之地的一块医疗行业品牌。实践证明,一个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公益和福利,决心更好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医院,自然得到的是百姓的信赖与口碑。